首页 > 管理办法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赢到最后才是赢)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赢到最后才是赢)

无锡管理资讯网 2023-12-12 17:37:39 588

简介: 为什么“不聪明”的人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本文与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张丽君樱桃

赢到最后的往往都不是聪明人(赢到最后才是赢)

来源:张丽君(ID:zhanglijunCherry)

前几天,我和冯唐聊天时,谈到了“人才”这个话题。

他说,忘掉天赋,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量力而行,尽职尽责,凡事尽力而为,就能成就99%以上的人。

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这些年来,我见过很多看起来很聪明的人,但这种聪明只是小聪明,不会走多远。

而那些看似“不聪明”的人,似乎都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愚蠢地做着每一件小事,愚蠢地坚持着,最终获得了成功。

为什么“不聪明”的人往往是最后的胜利者?

好吧,让我从一个小故事开始。

01、急功近利,是聪明人的死穴

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关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的故事:

苏格拉底带着几个弟子来到一片麦田。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田野里长满了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摘麦田里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走进了麦田。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最大?他们低着头向前走。摘完麦穗后,他们看到还有更大的,就毫不犹豫地把麦穗扔掉了。

就这样,他们低着头,专心寻找了许久。

突然,他们听到了苏格拉底的声音:“你已经到达终点了。”

这时,空手而归的弟子们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片麦田里一定有一个麦穗是最大的,但你可能看不到它;即使你看到了,你也可能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耳朵应该是你刚刚摘下来的那只。向下。”

很多聪明人头脑聪明,总是有很多想法和选择,试图在麦田里找到最大的麦穗。

殊不知,有时候选择越多,诱惑就越多,往往很难集中注意力。最终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双手一无所获。

在工作中尤其如此。我们经常看到所谓的“聪明人”“想找到最大的麦穗”。

例如,当有些人做某事,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或收益不大时,就会心烦意乱,选择放弃,去做其他他们认为更有利可图的事情。事实上,他可能会成功得更久一点。

很多时候,你以为成功的人比较少,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有更多的人放弃了。

如果你认为自己很聪明,你就不可能长期沉浸在一个职业中。当你遇到障碍和挫折时,你会找到适当的借口,不再努力。如何才能取得成功?

再比如,有的人总是站在这座山上,看那座山的高度。他们发现有朋友、同学的职位比自己高,工资比自己高,所以只要有更好的机会就想跳槽。

但事实上,想要事业有成,急功近利是绝对不行的。没有计划、与目标没有紧密联系的跳槽和职业变动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再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很聪明,自己的才华不被认可,所以想走捷径、走捷径。他们在职场上埋头苦干,投机取巧,不做实事。不过,他们在领导面前总有一种存在感。他们为自己的优点负责,并为自己的错误归咎于他人。他们专注于攀登。

然而,这种聪明就像吹牛皮一样,被针一戳就会爆裂。

从起点到终点,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世界上最好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有时候,当你想走捷径时,你最终却走了很长的路。

02、能赢到最后的人,都比较“傻”

在职场中,最后获胜的往往是那些愚蠢而天真的人。因为他们更专注,更有韧性,更能长期坚持。

在我看来,所谓“傻天真”,并不是说你真的很傻、很天真,而是说你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好。

这种人看似“不聪明”,但往往能把事情做好。他们一般具有四种品质:

第一个是纯的。

人生是一场长跑。无论你开始得有多快,或者你有多聪明,都没关系。在这场长跑中,考验的是你心态的稳定性。

如果你是一个心思复杂的人,你就无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你想的很多,但做的却很少。当面对失败、挫折,或者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时,你就会情绪化,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用,所以不愿意努力。慢慢地懈怠,然后逐渐放弃,最终一事无成。

而一个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其思想是纯净的。一旦确定了目标,他就会消除内心的干扰,持有纯洁而坚定的信念,并为之不懈努力。

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纯粹的人,不要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当你的心能够静下来,由复杂转为简单时,你会发现你所看到的会很不一样。

第二个是利他主义。

亚当斯密说,人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人性是脆弱的,每个人都会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很正常。

然而,如果你总是只考虑自己,表现得聪明,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么你永远走不远。

“利他”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做事首先考虑别人。这并不愚蠢。这其实是最明智的自我投资。

利他主义是自利的最高形式。利他的人,心中有大爱,有原则,有底线的人,最终一定会有所作为。

三是要勤奋。

心理学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著名的“一万小时法则”。总的想法是,一个人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须付出至少10,000小时的努力。

那些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如果让他们长期从事一项枯燥的工作,往往就无法坚持下去。

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似乎都是比较“傻”的人,愿意默默耕耘,以非凡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努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哪怕只是小如蚂蚁的一步,只要在前进,就是进步。

随着时间的积累,一天天的进步,我们最终会以时间的复利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第四是实践。

稻盛和夫说:职场是修心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我同意。很多聪明人在职场上总是算计利益,过分看重个人得失,而那些看似“愚蠢”的人却在努力工作,把工作当作精神修炼。

我就是这么一个愚蠢的人。我每天努力工作,认真总结,践行“在行动中修行”(cultivation in action)。

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实践的乐趣。总有一天,你会成就自己。

最后总结一下:最终真正能获胜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傻傻的、天真的”的人。这些人有什么品质?清净、利他、勤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