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办法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读后感)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读后感)

无锡管理资讯网 2023-12-12 16:36:29 803

简介:为什么底层逻辑比能力更重要?那么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Cherry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讨论这篇文章。

作者:张丽君樱桃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读后感)

来源:张丽君(ID:zhanglijunCherry)

判断一个人未来能否发展,除了看他现在的能力外,还要看他的底层逻辑。我认为这三个底层逻辑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01、思考力:拉开人与人的差距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

1.弱思维VS强思维

很多人思想薄弱。他们只能接受好的结果。事情做完了,他们就觉得我太厉害了,太优秀了。

而一旦失败了,他就会认为我没有什么问题,我没有错。然后向别人寻找原因,把失败归咎于别人。

但那些思考强烈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是向外看,向内寻求。

如果他做一件事成功了,他会认为这件事的成功不是他有多伟大,而是团队的功劳、良好的流程体系等等,然后分析外部原因。

能够从自己身上找到原因,才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2.红灯思维VS绿灯思维

闯红灯思维总是想到困难。面对问题时,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做不到,或者完成不了。他们甚至在开始之前就放弃了。

拥有绿灯思维的人思想更加开放,能够接受新的想法,愿意接受挑战,并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法。

蒙牛乳业创始人牛根生是一位引领绿灯思维的人。

2001年底,他提出蒙牛未来五年要实现年收入100亿元的目标。当时,蒙牛年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

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蒙牛能做到。

牛根生告诉员工:“不要问我的一双手能做多少事,而要问我需要多少双手才能搬动泰山;不要问我的一锅能煮多少斤米”但问老千军需要多少盆。”

闯红灯思维总是用现在的局限性来制约未来发展的无限。

而绿灯思维总能看到未来。正如稻盛和夫所说,能力应该用将来进行时来表达。

3.单层思维VS双层思维

在《思维,快与慢》一书中,作者将人类思维分为慢思维和快思维。

思维迟钝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才能进行理性分析。

快速思考是无意识的、快速的,这意味着我们更相信自己的直觉,不假思索地做出决定。

快速思考可以帮助我们节省脑力,但也会带来很多错误和偏见,比如:

人们喜欢将事物与因果联系起来。

如果生产线上出现问题,他们会到生产部门查找原因;

如果销售额未达到目标,他们就会决定需要进行新的促销活动;

如果用户数量下降,他们就会不断增加广告投入。

但在现实世界中,因果关系往往是不相关的。

人的天性是懒惰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习惯性地使用快思考,而忽略了慢思考。

这样就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激活慢思维。

掌握两种思维模式,让它们处于分工合作的状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你的想法正确,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3、执行力:先搞起来,能解决80%的问题

执行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底层逻辑。

很多人会思考,但缺乏执行能力。

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管理者传达目标时,既应该自上而下,又应该自下而上,并且应该向下属询问他们的个人目标。

他一开始答应得很好,但最后却没有成功。关键是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做。

最后他也习惯性地找了很多理由,提到了很多困难,根本不愿意去尝试。

此时,经理也束手无策。管理者深知,如果不做某事,永远不会有任何结果,也无法验证这件事是对还是错。相反,他们必须先做,然后再讨论。

正如Eric Rice在《精益创业》中提出“最小可用产品”的理念一样,我们首先要发布“一款能够满足最基本功能的产品”,然后不断接受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直至打磨完毕成为真正符合要求的产品。市场需要的好产品。

对于他来说,从一开始他就想做一款既美观又实用,满足自己需求的产品。他想得太多,却没能付诸实施。

最后领导发现他执行力不强,不愿意把关键任务交给他。

很多事情,只有付诸行动,才会知道结果。

《能力陷阱》一书中提到的:

如果一个人改变了主意,那是因为他的行为首先改变了。

这意味着什么?

即使你经常思考,你也看不到问题所在。

相反,你必须先采取行动。只要你行动,你就会得到反馈。

此时,您可以根据收到的反馈进行审核。

当你回顾的时候,你会深入思考,形成新的认知。根据你的认知,然后表现出你的执行能力,这样会增加成功完成事情的概率。

所以,有句话是有道理的:先下手,80%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04、价值观:一个人最好的通行证

价值观也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

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的性格。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石。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则,没有自己的正确观点,没有自己的事情去坚持,他就走不了多远。

好的品格非常难得,也正因为稀缺,所以弥足珍贵。在这个时代,品行良好的人都会得到重重的回报。

那么,什么是性格呢?

《世界》的作者梁晓生老师写了四句话关于文化,但在我看来,这也是对品格的很好诠释:修养植根于心;没有提醒的自我意识;基于约束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仁慈。

要有精神修养。说明他为人谦虚,对万物怀有敬畏之心,所以踏实可靠。

不需要提醒的意识。说明他能够言行一致,是一个诚实的人。

基于约束的自由。说明我们有君子心,有底线,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违背集体利益的事情。

为他人着想的仁慈。这就是同理心,不是做一个精致的自我主义者,而是能够为他人着想,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品格是一个人最好的护照。如果他人品好,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与他合作,他自然会走得更远。

最后总结一下,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这三个底层逻辑至关重要:思维能力,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执行力,先开始能解决80%的问题;价值观,一个人最好的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