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管理 >边界感是一种修养(边界感真的很重要)

边界感是一种修养(边界感真的很重要)

无锡管理资讯网 2023-12-12 15:28:14 76

《心理咨询》专栏作家、心理学大V曾奇峰曾说过:

“悬崖的边缘很清晰,所以我们不会靠得太近;但水的边缘很模糊,所以经常有人被淹死。”

就像自然界界限不清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互动,如果界限模糊,也会带来麻烦和伤害。

1. 实际意义上的四种边界

有这样一种人,看上去很热情。当你见到她时,她会牵着手拥抱你。当你和别人说话时,她也可以随时打断你。你觉得这可能是她性格的原因,但你却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

其实,这是人际距离出了问题。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有一个人际距离理论。他认为,人的心理空间需求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距离,属于亲人、知心朋友、恋人、情侣。亲密距离约为15cm。这时,大家都很“亲密”,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呼吸。

在这样私密的情况下,如果一个不属于这个圈子的人随意闯入,无论他的意图是什么,都会引起不适,也很容易给自己带来麻烦。

(2)个人距离,大约在45cm到1.2m之间,大约是我们用手可以触摸到的距离。这是非正式私人谈话中最常保持的距离。而如果不是很亲近的人在这个距离以下与你相处,就会被视为违规。

(3)社交距离,大约在1.2m到3.7m之间,就像隔着一张桌子一样。通常出现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中,例如公司双方代表之间的谈判、求职时的面试等。

(4)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空间需求。除公交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为3m距离。

点击收听《人际距离》了解更多。

人际距离

2.最常见的边界侵犯:不要把自己当作外人

记得有一次,一位许久没有联系的同学突然发来一条消息。这不是打招呼,也不是聊天,只是借钱。借钱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但以前过节连祝福都没有,现在却总让人心里不舒服。

这让我想起蔡康永说过的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过这个限度,就叫闹事。”

当然,这可能是少数情况,比较常见的是这样的:

“你的工资是多少?”

“你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

“怎么还没找到伙伴?”

也就是说,受到亲戚、长辈和不熟悉的人的过度照顾。

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出于好奇,而另一些人则真正关心。但这种担忧却让人更加焦虑。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刺猬法则吧?

两只刺猬挤在一起取暖。如果距离太近,它们的刺就会互相刺痛,但如果距离太远,温度就不会升高。只有距离合适,我们才能舒服地相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同样的道理。 “远而不疏”是能力,“近而不入”是智慧。

点击收听《刺猬法则》了解更多。

刺猬法则

3、最容易被忽视的界限:上级、下级、同事之间权责不清

职场中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面对同事,很多时候,碍于面子,很难拒绝,于是就接手了很多零碎的工作。

这样的同事你一定遇到过。一开始他们只是让你帮忙填个报销单,做个PPT,写个报告,因为他们不熟悉业务,不明白流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成了,“你可以更快地完成这件事,所以就做吧!这很有效率!”

当我成为领导后,我有太多的事情要担心。

我怕下属一件事做不好,另一件事听不懂,所以凡事都会问问题,严格把控细节。到最后一切都会变成坏账,结果不好,大家都不高兴。

这些其实都是指挥过度、甚至执行过度、职业界限意识淡薄的表现。

我们不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边界,还要明确别人的责任边界。否则,如果贸然伸手去承担别人的责任,去做不属于自己的事情,就会产生矛盾。

解决这个问题,使用RACI模型也很简单。

R=Responsible,谁负责执行任务,谁负责解决问题;

A=Accountable,负责人同意或批准任务才可以执行;

C=Consulted,负责给出指导意见;

I=Informed,被告知结果的人。

任何事情,只要明确每个人属于哪个角色,是R、A、C还是I,就可以避免分工不明确、跨界的情况。

点击收听“RACI模型”了解更多。

raci模型

《底层逻辑》一书写道:

“边界感的本质是对归属的认可,你要知道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你在你的范围内做事,他在他的范围内做事。如果你想跨越边界,你就需要先征求对方的同意。”

所以无论关系多好,都不要失去“界限感”。毕竟,牙齿有时会咬舌头。

以上知识点来自《大佬漫谈》音频。

《大佬说》是一款可听的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式音频产品。

讲解经济、管理领域九大知识点,分享世界500强名人、知名企业案例,推出200+工作、生活、职场话题。

宣传图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请点击链接:https://ke.mbalib.com/#/wikiaudio?from_sourc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