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系统 >怎么说话能说到点子上(说话精辟能说到点子上的成语)

怎么说话能说到点子上(说话精辟能说到点子上的成语)

无锡管理资讯网 2023-12-12 15:06:21 327

今天的推文是我最近读过的关于“沟通”的最好的文章之一。推文内容来自唐智老师的新书《关于演讲的一切》,中信出版社出版。

这篇文章帮助我们从两个方面理清“沟通”这个问题:

怎么说话能说到点子上(说话精辟能说到点子上的成语)

首先,如何切入正题?

第二,你如何把话放在心里?

以我的理解,一个是内容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关系层面的问题。

从内容层面来说,只有想清楚了,才能讲清楚。为了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您可以使用一些模型或工具。

在感情层面上,如果你不落入俗套,而是让对方眼前一亮,甚至产生强烈的反差,那么你就能扎进对方的心里。

如果我们还可以在内容层面上使用一些工具的话,在关系层面上,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个人基本品质的积累,比如真诚、不做作、正直、利他等等。长期靠伪装来博得别人的注意,不仅活得累,而且迟早会暴露。

请欣赏以下内容。

为什么你学了这么多实用的演讲模板——、《如何说服别人》、《如何说服别人》、《如何亲近别人》,但一开口还是听不懂?

我们总认为一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得对,能和所有人聊天,能用短短几句话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掌握这些技能的人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带着这些期望去理解和学习说话常常让我们感到沮丧。

《关于言语的一切》作者、B站硬核知识型Up主唐智认为,真正阻碍我们说话的往往不是一张愚蠢的嘴,而是一颗迟钝的心。

可以说,思维不清是因为缺乏思考,或者说缺乏诚意,阻碍了我们达到沟通的目的。

普通的说话技巧只是说话的“技巧”。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掌握说话的“道”。也就是说,你必须学会从本质上思考自己想说的话,并整理语言的相关知识,才能真正学会说话。

没有“道”的理论基础,一切技术都将是空中楼阁。一个头脑空虚、没有想法的人,仅仅靠学习“口才技巧”是不可能拥有优秀的沟通和表达能力的。

在《关于说话的一切》中,唐智从语言学和心理学出发,深度解构说话的“道”,教你如何“开门见山,发自内心地说话”。

1、说到点子上

为什么“切入主题”这么难?这是因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本身就非常复杂。语言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也是世界上最难掌握的信息游戏。它的复杂性充分体现在我们的社会活动、文化习俗、心智模式甚至自我意识中。

“说话”的问题至少有三重复杂:

首先,当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创造意义。

根据符号学的观点,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同一个符号会衍生出三种意义,即说话者的“意图意义”、文本本身的“文本意义”和听话者自我加工的“解释意义”。一个词的意义常常在意图、文本和解释之间波动,难以捉摸。学者们把这种特性称为符号的“无限意义”。

“说”的第一个复杂性是“无限意义下的表达困境”。

比如这个笑话:

学生:老师,您教的都是“无用的东西”。

师:我不允许你这样谈论“你自己”。

为了克服无限含义带来的理解困难,在组织句子时,我们会使用以下短语来解释:

别误会我的意思。

我没有别的意思。

我真的这么认为。

有趣的是,这些说法一旦出现,情况就变得更加复杂。某人“说实话”的真实意图很可能是“我要开始撒谎了”,而“别误会我的意思”往往意味着“你其实猜到了我的部分想法”。

我们不断地猜测和寻求关于说话者的意图和话语意义的确定性,但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区分某个意图或意义是我们的理解所探索的还是在探索过程中构建的。无论真实情况如何,猜测和猜想的话语一旦说出,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怀疑和敌意的语境,意义也会逐渐被锁定在新的语境中。

这就是“说”的第二层复杂性:“共构语境下的解释困境”。

我们说话时面临的第三个复杂层次是“文化之间的理解差距”。

中国人喜欢在酒桌上谈生意,因为酒文化的共识可以有力地定义我们的语境,约束意义和解释的演化空间:“酒后说实话”和“(你想说的话)都在” “酒的好坏如人的品质,酒的多少才是衡量标准”……复杂的交流确实被这些集体共识简化了,但语言活动也变得更加复杂。

符号的特性导致了沟通障碍,而无法克服这些障碍迫使我们构建新的规则。新的沟通规则进一步导致沟通障碍,迫使我们构建集体规范……层层复杂,让说话变得越来越困难。

说话这么复杂,怎么切入正题呢?

首先,我们需要消除完美沟通的神话,例如“只要张开嘴”的神话。

其次,无论说理还是叙述,把事情说清楚,最简单的意义上,无非是把因果、关系说清楚。之所以很难解释清楚,是因为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大量无意识的默认框架帮助我们超越对因果关系的思考,让我们直接得出结论。我们以为自己很清楚,但一旦需要表达自己,却发现自己很困惑。

比如说,你去电影院看电影,你说很好,你的朋友问哪里更好。你犹豫了很久,说了一堆空话,感受到了强烈的阻碍感。最后你不耐烦地说:总之就是好看。

这种高效、无意识的认知过程的副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我们想要具体厘清语言世界中的这些整体理解,我们就会发现无从下手。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推演,就是刻意回归原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寻找“真问题”,寻找事物之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逻辑地构建思维模型,通过掌握更精确的词汇来表达更有希望的含义。

我们痴迷于说话的技巧和方法,痴迷于外在的语言表达能力,但真正决定人与人之间能力差距的是他们对待世界的态度。

“语言是存在的居所。”当我们用最纯粹的语言去问远方是什么,远方是什么时,文字所触及的地方就成了我们的围合,整个世界就成了我们的。我们的家,是我们意气风发的地方,敢于与未知玩乐,忘却自我。偶尔,我会遇到来自“小地方”的人。他们总是肤浅而琐碎地谈论世界。随便加上一两句话,对方就会大吃一惊:你说到点子上了!

最后,我们要主动选择相信和假设,这个世界上不乏真诚表达的人,至少有你认为的坏人一样多。当他们说“我挣扎了很久,感觉自己情商不高”时,他们并不是在耍花招。技巧,但伸出手来表达他对你的诚意。

这就是如何“开门见山” —— 说话前深思熟虑;相信对方的诚意,不要过度猜测。

2、说到心坎里

为什么一定要“从心里说”?因为语言游戏的本质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玩语言游戏的根本动机和最终目的是什么?驱使我们玩这个游戏的从来不是信息的传递,而是关系的建立。

有时候,我们希望这种关系是平等的,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希望是一种有利于我们自身生存的差别关系。这种差别关系的背后是欲望的实现和权力的流动。

人的幸福和自信是建立在他的主观性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一个“主体”,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另一个主体建立关系,并使其成为你的客体,因为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存在的。

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两个人互相注视的过程就是争夺对方主体性的过程。通过看着你,我把你变成了一个物体,通过看着我,你把我变成了一个物体。因此,人与人的关系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争夺主体性的欲望张力。

有某种东西打破了这种紧张的平衡,创造了明显的不对称,并让主体获得了认可。在这种不对称性中,紧张被释放或被抑制,关系变得稳定,并建立更多的关系。这种神奇的东西后来被命名为“力量”。言语的交流往往是建立在权利的基础上的。语言本身将有助于构建新的权力关系。

如何在这场权力游戏中“说出心里话”?

“打破期望、适应紧张”是权力格局下最重要的沟通原则。关系分为“有利关系”、“弱势关系”和“平等关系”。不同类型的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在有利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打破权力期望,顺应弱者被尊重的愿望。

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例。杨澜曾写道:

《杨澜访谈录》采访过很多国际政要,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克林顿一样,一进房间就和所有人握手。我是说所有人,从摄影师到助理,所有人都握手了。并询问对方的名字,握手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这让几个朋友都感到尴尬。尽管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记住这么多人的名字,但每个人都感到受到了尊重。”

克林顿实际上向每个人打了招呼。事后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沟通技巧,每个有权势的人都应该效仿。之所以如此强大,恰恰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他不应该这么做。如果你只是礼貌地向大家挥手打招呼,无论你多么谦虚,都永远不会达到克林顿那样的效果,因为那是人们所期望的。一旦这种预期被打破,之前的结构性抑制就会被释放,紧张就会被释放,环境中个体的紧张就会被消除,安全感就会产生。

在弱关系中,打破强势者“被称赞”的期望,而顺应他真正渴望被认可的愿望。

罗振宇老师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次他去采访当时因《三国志》而闻名的易中天教授。那时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导演,但私下见面时,他仅仅一句话就感动了他。易中天道:“你的书我几乎都看过了,我觉得《艰难的一跃》是最有价值的,绝非《三国之味》能比的。”

易中天立即站起来,与他握手:“年轻人,你懂我的,这确实是我最重要的一本书。”

“人人都觉得你的‘A政绩’很棒,但事实上,真正让你佩服的是你被忽视的‘B政绩’。”这是对当权者的金句褒奖。因为前半句破坏了原本的期待,后半句释放了压抑的欲望紧张。

在平等关系中,需要从“策略性的善意,无意识的进攻”转变为“策略性的进攻,无意识的善意”。

例如,这样的句子:

“我接下来说的话,肯定会让你不舒服,所以我纠结了很久,但还是要告诉你。”

“我有件事想和你说,但我担心说不好会影响我们的关系,你也知道我是一个情商低的人。”

很奇怪,但是你听到这样的话感觉很舒服,认为说话者显然有超高的情商。重点来了,这里的攻击是针对说话者本人的。冒犯是针对自己的,而善意是针对别人的。

通过打破关系的权力期望,满足每个人被尊重和认可的愿望,沟通可以“发自内心”。

从语言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说好话”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在明确了说话的本质和“为什么说话这么难”之后,你就可以构建一个关于说话的概念图,从中开始一场关于“说话”的冒险。

你不能指望仅凭这些知识就能轻松地解释清楚一切。这是一个错误的期望。世界上没有人能把一切都解释清楚。但从本质出发,“如何说好”、“如何清晰表达”、“如何说服别人”、“如何倾听和回应”等问题对你来说将不再是模糊而令人畏惧的话题。变得清晰、透明、有条理。希望你像一个旅行者一样,拿到了地图,就有了上路冒险的动力和信心。

嘴上的纠结需要清晰的头脑来化解,大脑中的黑暗需要一颗敏感而真诚的心来照亮。思考比表达重要一万倍,动力比思考重要一万倍。

在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之前,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